2024年7月25日 星期四

修法三讀通過,台灣正式進入高齡就業時代

修法三讀通過,台灣正式進入高齡就業時代。

以後勞雇雙方得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,不再受限於65歲的退休規定。


https://neww.tw/old-work/

#產業安心碳-台灣企業四大凈零策略

 #產業安心碳 #ESG永續發展 #凈零轉型

麥肯錫給台灣的四大淨零策略 

《天下》專訪麥肯錫亞洲永續負責人維沙爾(Vishal Agarwal),台灣企業該如何強化ESG表現?

對於台灣放眼未來的企業而言,現在正是採取策略行動,將自己定位為綠色經濟領頭羊的絕佳時機。 

我們在全球各地的觀察顯示,成功擁抱氣候轉型的企業,主要透過四種策略做法開闢了新的成長途徑: 

第一:重新定向策略投資 

領先企業正在將資源從低成長領域,重新分配到成長潛力高的領域。(例如綠色建材)

第二:扶植綠色企業  

第三:借助永續掌握溢價 

本身產品與永續發展緊密結合的企業,往往能夠要求更高的價格,反映出消費者日益青睞對環境友善的產品服務。

第四:改造營運實現永續 

營運和供應鏈的減碳工作需要做出初期投資,但此一投資將帶來永續發展和財務績效的長遠效益,不僅有助於氣候轉型,還提高了公司的獲利能力。 


讓我們一同檢視您的企業是否在執行這四大策略的道路上,走在台灣綠色經濟轉型的最前端!! 

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30792?from=search


2024年7月22日 星期一

#產業安心碳-綠色通膨

 #產業安心碳 #ESG永續發展   #碳費開徵 

綠色通膨是甚麼?

        綠色通膨是指當政府推動節能減碳相關政策,以環境稅負加重特定原物料或污染物價格,誘導企業將外部成本內部化。

        大家最關心的房價問題,因房價結構中營造成本僅佔其中15~35%,但與碳費有關的更只有鋼鐵、水泥等材料,對房價影響大約只有1%。

       然而,我們也不能低估市場的預期心理,還有供應鏈的成本轉嫁效應。譬如:歐洲航空巨頭漢莎因監管單位減碳要求加收環境附加費…等。

        為因應氣候風險、加強減碳力道,全世界將邁向「排碳有價」之路!

        身居國際供應鏈要角的台灣企業來說,繳多少稅費?不是最麻煩的事,無法達成客戶減碳要求、維繫國際貿易競爭力、甚至慘遭市場淘汰,才是最致命的打擊。

        所以我們要持續關注減碳議題。

https://csr.cw.com.tw/article/43727